

近日,安阳市政府办印发《安阳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安政办〔2025〕4号),提出打造全国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区,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提供重要支撑。《方案》明确,到2025年年底,建成2-3个通用机场和一批直升机、无人机起降场地、起降点;低空经济规模力争达到6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3家左右,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达到8个左右,全市通用飞机飞行时长力争达到1万小时,无人机飞行时长力争达到15万小时;应用场景不断扩展,打造16个左右低空标杆应用场景。到2027年年底,建成3-4个通用机场及兼具通用航空服务功能的运输机场;低空经济规模力争达到15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2家左右,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达到12个左右,通用飞机飞行时长力争达到2万小时,无人机飞行时长力争达到40万小时;低空经济标杆应用场景进一步扩容升级。
以下是《方案》全文:全文
安阳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2025—2027年)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发挥我市低空经济发展比较优势,开辟低空经济发展新赛道,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形成低空经济产业创新生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阳重要讲话精神,抢抓发展机遇、前瞻谋划布局,以壮大产业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空域优化为突破,以基础设施为保障,以应用场景为牵引,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和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提升无人机研发制造能力,推动场景应用与产业融合,通过争创一批国家和省级示范项目、搭建一批特色应用场景、引育一批低空经济龙头企业,形成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低空经济发展高地,打造全国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区,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提供重要支撑。
到2025年年底,低空基础设施布局基本完成,建成2—3个通用机场和一批直升机、无人机起降场地、起降点;产业规模显著提升,低空经济规模力争达到6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3家左右,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达到8个左右,全市通用飞机飞行时长力争达到1万小时,无人机飞行时长力争达到15万小时;应用场景不断扩展,打造16个左右低空标杆应用场景。
到2027年年底,建成3—4个通用机场及兼具通用航空服务功能的运输机场;低空经济规模力争达到15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2家左右,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达到12个左右,通用飞机飞行时长力争达到2万小时,无人机飞行时长力争达到40万小时;低空经济标杆应用场景进一步扩容升级。
二、重点任务
(一)构建低空基础设施网络。兼顾当前和长远,统筹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需求,科学布局地面起降设施、低空通信设施和服务保障设施,不断完善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
1.布局地面起降设施。结合公共服务和商业运营等需求,合理建设直升机、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起降场等地面保障设施。探索在有条件的地方试点建设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发展低空数字基础设施。(各县〔市、区〕政府、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通航发展中心负责)
2.完善低空通信网络。做好低空领域无线电管理相关工作。持续推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河南省北斗卫星服务豫北分中心作用,为重点行业、重要区域提供北斗高精度位置导航、授时、短报文服务,带动我市导航定位技术研究创新、迭代升级。(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通管办、安阳无线电中心负责)
3.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构建具有安阳特色的低空管理体系,完善豫北通航飞行服务站功能,建立低空飞行机场、起降点及低空飞行空域气象保障体系,开展气象保障服务。依托民用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设施条件,积极拓展试飞业务。(市发展改革委、市气象局、市通航发展中心、安阳县政府负责)
(二)培育壮大“低空+”消费市场。充分利用我市旅游资源丰富、枢纽体系完备等多重优势,强化机制模式创新,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打造特色消费应用场景,培育形成低空消费新产品、新服务和新业态。
1.“低空+”文旅消费。依托我市丰富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精品低空旅游航线,推动低空旅游发展。探索开通林州市风光旅游航线,依托重点景区打造空中观光产品,形成安阳低空旅游名片。推广景区无人机灯光秀表演、景区无人机送货场景应用。(市文广体旅局、市通航发展中心、林州市政府、安阳县政府负责)
2.“低空+”运动消费。加强与国家体育总局安阳航空运动学校合作,加快航空飞行营地、航空运动俱乐部、无人机比赛赛事基地、飞行训练基地建设。支持安阳县开办“航空航天+研学+飞行体验”主题研学营地,通过举办各类航空运动赛事和活动,引导培育大众航空运动消费。支持林州市打造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等知名航空运动消费中心和人才培训基地。(市文广体旅局、市通航发展中心、林州市政府、安阳县政府负责)
3.“低空+”教育培训。依托我市产业资源优势建设无人机产教融合基地和特色航空教育培训基地,开展航空模拟、私人飞行驾照、无人机操控、航空法律法规等培训业务,举办航模比赛、飞行模拟赛、无人机操控及竞速等赛事活动。加大航天科普教育招商,开发实景化、沉浸式科普研学特色产品,做大我市“低空+”科普研学规模。(市教育局、市文广体旅局、市通航发展中心、蓝天实验室发展服务中心、安阳县政府、北关区政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