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新浪微博
会员登录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人才招聘
北京云翼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高博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2018 京ICP备16044150号-1                       

跨界 · 融合 · 服务 · 创新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政策法规
首页  >  政策法规  >  详情 
建议收藏 这篇文章最全 低空经济背景、政策、现状都有了
来源:尖兵之翼 | 作者:高博特 | 发布时间: 2024-05-06 | 3132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发展交通运输平台经济、枢纽经济、通道经济、低空经济……


5月3日,国务院主办、中宣部领导的权威媒体《经济日报》06版“智库”版刊发一篇低空经济文章——《打造低空经济新引擎》,全文如下:

 

打造低空经济新引擎

2021年,“低空经济”概念首次被写入国家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发展交通运输平台经济、枢纽经济、通道经济、低空经济。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本期特邀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低空经济呈现新质生产力特征 

低空经济的涵义是什么?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它在发展中呈现出哪些突出特点?

吕人力(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通用航空系主任、研究员):低空经济是以支持各类航空器低空飞行与运营而建立的综合经济形态,包括低空研发制造、消费运营、基础设施、综合保障等,构成低空产业链。发展低空经济有两项关键任务,一是传统通用航空业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升级,二是新兴无人驾驶航空新业态培育壮大。

低空经济应用市场可分为四类。

一是消费类应用,包括航空运动、低空观光与私人飞行等传统业态,轻小型无人机将航空消费场景扩展到航拍、表演、竞速、科普教育等领域。

二是作业类应用,主要使用中型无人机和通用航空器开展农业植保、电力与交通等基础设施巡检、遥感测绘、应急消防等服务。

三是运输类应用,包括使用中小型无人机提供末端物流配送,使用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和传统通用航空器开展载人载货服务。

四是长航时长航程应用,使用传统通用航空器和遥控驾驶航空器,主要应用于应急搜救、森林消防、通信中继和支线物流等领域。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产业链条长、应用场景复杂、使用主体多元、涉及部门和领域多等特点,特别是科技含量高、创新要素集中,呈现出明显的新质生产力特征。(工信部: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第一,技术研发进入向生产力转化阶段。传统航空器是动力技术的集大成者,无人机则是算力技术支持的新一代航空应用。低空经济发展将支持航空业从算力技术的指数级性能增长中充分获益。数字化、网联化与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低空技术体系,低空经济是融入国家和城市数字底座的新一代航空经济形态,发展低空经济将推动低空通信导航感知网络以及低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起,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启动了以最高层级创新计划支持的低空技术研发项目,无人机及其运行保障技术成为航空研究的主流领域。2020年以来,全球低空领域的科研逐渐从理论研究和基础技术研发走向大型技术验证项目。

第二,新性能创造新市场。低空新型航空器具备新能源动力的环保特征,其构型多样化带来全新飞行性能,人工智能应用使操控更简单可靠,而且更贴近百姓生活场景应用。这些航空新性能具备颠覆性创新的基本特征,有望深入城市乡村、赋能千行百业,开拓全新航空市场。

第三,生产力要素显著跃升。从劳动者角度看,低空经济从业者普遍年轻、创新能力强。以美团无人机产业为例,该公司700名员工中,软硬件开发等高技能人才有500人,占比70%。从劳动资料看,新一代低空航空器诞生于数字时代,操控、运行与服务均基于数字、数据链和云端控制,具备广泛和深入的智能化改造条件,数据成为低空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从劳动对象看,低空经济大幅扩展了航空服务范围,不断提高航空服务占比,新技术支持的低空空域管理将显著提升空域资源供给与开发效率。低空经济发展还将拉动航空领域教育、科技与人才的良性循环,推动生产力要素进一步跃升。

今年3月,工信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为推动通用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低空经济万亿级市场规模擘画了路线图。(重磅!工信部、民航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附全文))总体来看,低空经济具备三个规模化发展条件。

全球有共识。2022年,美国出台《先进空中交通(AAM)领导与协调法案》,以国家战略推进低空经济发展。美国航空产业协会预测,到2035年AAM将达1150亿美元规模,相当于传统商业航空运输30%。同年,欧盟委员会发布《欧洲无人机战略2.0》,列出10个领域的19项旗舰行动计划。欧盟官方研究机构预测,到2035年和2050年,欧洲无人机产业将创造1400亿欧元和3500亿欧元经济价值,同时每年减少碳排放12万吨。

国内有基础。自主可控的产业链是我国发展低空经济的优势,目前已在低空领域建立完整产业链,在传统通用航空器制造方面与航空发达国家的差距显著缩短。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也有利于我国低空应用场景开发。以物流为例,2023年我国物流包裹数量1320亿件,占全球六成,有利于建立与地面物流互补的低空物流配送市场。预计到2030年,将构建起更强的全球竞争力与应用引领力。

发展有规律。不同应用场景对航空器载重、航程航时、运行可靠性与安全性要求不同,需要完整的生产力转化过程。我国新型低空飞行器蓬勃发展,特别是信息通信、北斗导航、高精导航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