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新浪微博
会员登录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人才招聘
北京云翼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高博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2018 京ICP备16044150号-1                       

跨界 · 融合 · 服务 · 创新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政策法规
首页  >  政策法规  >  详情 
建议收藏 这篇文章最全 低空经济背景、政策、现状都有了
来源:尖兵之翼 | 作者:高博特 | 发布时间: 2024-05-06 | 3135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发展交通运输平台经济、枢纽经济、通道经济、低空经济……

低空经济正由制造出口驱动向场景运营驱动转变,需加快完善支持各类运行的基础设施与保障体系,在技术、商业模式和保障条件成熟后加大投资与扩大规模。总之,低空领域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互嵌套,要通过进一步改革创新铺就低空经济起飞之路。

 加快形成集聚效应和创新生态 

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现状如何?为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了哪些政策举措?

韩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所长):近年来,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环境持续向好,政策举措不断优化。据《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5059.5亿元,同比增速33.8%,预计到2026年有望突破万亿元。(新华网重磅:《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今日发布,预计2024年eVTOL产业将迎来第一轮商业化爆发周期 )

在空域政策方面,2023年国家空管委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加强和规范空域资源管理,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航空安全。同年,《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出台,为充分利用国家空域资源、规范空域划设和管理使用提供了依据。

 在行业政策方面,各部门和各地积极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十四五”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规划》围绕新兴消费、短途运输、无人机应用和传统业态等领域,设定了16个具体指标,鼓励技术创新、业务模式创新和产业融合创新。今年3月,工信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为培育低空经济新增长极提供了有力支撑。湖南、海南、安徽、四川等省份通过颁布专项政策,对低空经济发展作出科学规划。

在经济政策方面,部分地区直接以资金补贴形式予以支持。以广东为例,先后出台《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珠海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等,围绕企业培育、技术创新、产业应用示范、基础设施供给等方面进行针对性资助,每种类别的补助金额在百万元到千万元不等。

总体来看,我国低空经济实现较快发展,除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外,基础设施、产业能力、产业主体、产品谱系和应用场景等方面也加快形成集聚效应和创新生态。

一是通用机场数量不断增多,地面服务保障设施持续完善。截至2023年底,全国在册通用机场数量449个,其中已取证机场106个、备案机场343个,是2015年的7.5倍。固定运营基地、飞行服务站、专业维修站、直升机起降点、无人机起降点等基础设施数量逐年增多,已建成飞行服务站32个,为26个省份提供联网服务。航油服务实现通用机场全覆盖,“国家级—区域级—通航飞行服务站”三级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全国公布432个通用机场情报资料和全国范围目视航图,2128架通用航空器完成北斗终端安装绑定。

二是航空制造能力显著增强,国产通用航空器研制取得积极进展。航空发动机、机载系统等加快升级换代,现代航空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产业基础能力提升效果明显。整机制造企业持续涌现,央企示范效应凸显,与民企协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三是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增强。为促进低空经济发展,龙头企业不断开辟新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国企加快混改,民企积极入局,广州、深圳等地纷纷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集群。近5年来,我国低空经济行业企业注册数量保持3位数增长。

四是在册飞行器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3年底,通用航空飞行器保有量约5000架,注册无人机126.7万架,分别增长5%和32.2%。民用无人机品牌持续引领全球市场,大疆DJL、AEE、亿航Ehang等多款民用无人机品牌先后推出,其中8个品牌入选2021年世界前20名消费级无人机品牌。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新技术研发进程加速,亿航智能、上海峰飞、小鹏汇天、御风未来等多家企业纷纷推出自研品牌,其中亿航智能EH216-S型载人无人驾驶航空器成为全球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行业首个三证齐全的企业。(《人民日报海外版》头版刊文:全球首张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生产许可证颁发,亿航EH216-S已具备量产资质)

五是低空经济产业已广泛应用于农林植保、测绘、巡检、应急救援等传统领域,并向快递物流、旅游等领域拓展海南积极拓展直升机观光、热气球、滑翔伞、跳伞等低空旅游项目,2023年其空中游览小时数约占全国总数的45%、起降架次约占65%、载客人次约占67%。顺丰、京东、美团等物流头部企业积极在城市商圈与社区开展无人机配送服务,在深圳这座被称为“无人机之都”的城市,消费者扫码点单,半小时之内无人机就可将美食“空投”外卖柜,每个月有1万多单外卖通过无人机配送,截至2023年底深圳无人机企业逾1730家,年产值960亿元。

   “无人机+”赋能千行百业 

我国无人机产业发展情况怎么样?无人机主要应用于哪些行业领域?

刘志硕(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民航运输系副主任、系统工程与控制研究所副所长):今年1月1日起,《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