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私企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成长壮大 对我国民营军工企业发展的启示
来源:陆军航空兵学院
|
作者:王淑平 张 燕
|
发布时间: 2019-02-20
|
9107 次浏览
|
分享到:
可以预见,如果没有来自NASA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这样的航天工业就没有发展的空间,更不可能有今天的辉煌成就。所以,重要领域的创新发展仅靠一己之力很难渡过各种艰险,政府在关键时刻和关键领域给予必要支持是民营高科技企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另一方面,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长期目标定位是通过火箭的回收循环利用来积极控制成本。自创建伊始,公司就将回收火箭箭体并循环使用做了基本定位。过去的火箭相当于一架无法落地的飞机,每次运送乘客或货物都要砸一架飞机。回收火箭循环使用,等于每次使用只要出个油钱、维护钱,不用再砸飞机了,成本得以大幅度下降。据测算,回收火箭箭体并循环使用将使火箭的发射费用降到现在的1%。2015年底,该公司回收火箭技术首次实验成功。2016年,在火箭成功发射之后,成功回收了火箭外壳,并在一年后将这枚回收的火箭翻新后再次发射成功。2018年成功发射了全世界运载能力最强的超级火箭——“猎鹰重型”,在其火箭回收过程中虽未完全实现目标,但已离设定回收目标更近了一步。
无疑,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是抵抗内外压力、求得生存的主要保障,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所取得的突出业绩和未来企业成本控制的可预期革命性突破,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开辟了一条具有远大光明前景之路,这也是所有公司追求的目标。
创新发展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NASA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行政性科研机构,负责制定、实施美国的民用太空计划与开展航空科学暨太空科学的研究。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有NASA资本的注入,无疑早已走不到今天。
2008年,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面临磨难与新生的一年。前三次发射连续受挫,正积极准备“猎鹰9号”第四次发射的背水一战。该公司当时已经没有再进行第五次发射的资金,第四次发射如不成功,将面临倒闭,如获成功,意味着能够取得美国政府和潜在商业客户的信任,之后的更多计划才有机会实施。天遂人愿,第四次发射取得成功。但岌岌可危的财政危机和随后而来的金融危机几乎使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完全陷入困顿。关键时刻,2008年12月,NASA启用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为国际空间站的供应商,给该公司提供了一笔价值16亿美元的合同,为国际空间站提供12次货运补给服务。关键时候的资本注入使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重获新生。之后,在载人航天领域,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和波音两家公司共同承担为NASA将宇航员送上国际空间站的任务,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获得26亿美元,波音获得42亿美元。2012年5月在该公司发射的“龙”飞船完成与国际空间站对接之后,又收到来自NASA用于打造载人飞船的4.4亿美元拨款。一笔笔来自政府部门的巨额款项为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并刺激其事业逐渐走向辉煌。
可以预见,如果没有来自NASA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这样的航天工业就没有发展的空间,更不可能有今天的辉煌成就。所以,重要领域的创新发展仅靠一己之力很难渡过各种艰险,政府在关键时刻和关键领域给予必要支持是民营高科技企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陆军航空兵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