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务院部署22类场景培育和开放重点领域
1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正式公布,部署22类场景培育和开放重点领域,其中明确,推动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应用和标准建设,鼓励打造涵盖全空间的文旅、政务、物流、卫星服务等应用场景,拓展工业生产、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综合立体交通、公共服务、安全防护、农业生产等无人体系应用场景。稳妥有序拓展低空经济等领域应用场景。
新型碳纤维结构超级电容器有望让无人机“机身即电池”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朱孔军团队研发的新型碳纤维结构超级电容器有望让无人机“机身即电池”,为破解无人机“续航载重不可兼得”的困局提供全新思路。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先进材料》。
在朱孔军指导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3级硕士生周恒将碳纤维电极和环氧树脂基固体电解质相结合,尝试做成“能承重的储能器件”,历经近百次试验后,终于做出了达标样品。“还原氧化石墨烯像‘电流高速公路’,让电传得快;钒氧化物像‘能量仓库’,能存更多电。”朱孔军表示,“一层薄薄的涂层,就有望让碳纤维储电量提升数倍。”
多家上市低空经济相关企业陆续公布三季度财报:
近日,涵盖通航制造、核心零部件、无人机系统等各环节的多家上市低空经济相关企业陆续公布三季度财报:

我国首台氮化镓微波武器问世,1公里内“秒杀”无人机蜂群
11月8日,国防科技大学与睿创微纳联合研发团队在北京宣布,我国首台基于氮化镓(GaN)材料的X波段高功率微波武器样机已完成全部性能测试,峰值功率突破1吉瓦(GW),可在1公里范围内对无人机蜂群实施精准“软杀伤”。项目总负责人、国防科技大学电磁工程学院教授李建军在成果发布会上透露,该样机的研制成功使我国在高功率微波武器领域跻身国际先进行列,核心器件国产化率达100%。
该样机采用睿创微纳InfiGaN系列氮化镓射频功率器件,功率等级覆盖10-1600W,工作频率精准锁定8-12GHz的X波段,这一波段恰好覆盖主流无人机的通信与导航频段。在近期的靶场测试中,样机仅需200千瓦市电供电,即可在0.3秒内完成功率提升,对12架以30米/秒速度来袭的无人机实施干扰,使目标在3秒内失去控制并迫降,而单次拦截成本仅需不到10元人民币。

我国已取证无人机已达17个型号,超一半来自大疆
自民航局适航审定管理系统获悉,10月31日,江西直升机有限公司JH-1A“小青龙”无人驾驶直升机系统成功获颁型号合格证TC(编号:TC0103A-HD)。这是我国第二款取得TC的无人直升机。
至此,我国已取证的无人机(含载人无人机、无人驾驶eVTOL)已达17个型号,当然,超一半(9个型号)来自大疆。其中,2025年已有5款无人机成功取得TC,分别来自极飞、大疆、联合飞机和江西直升机。
时的科技宣布完成3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
近日,时的科技宣布完成3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华映资本、钧山资本、普华资本联合投资。时的科技所选择的倾转旋翼构型,兼具垂直起降能力与高速巡航效率,已成为全球头部企业共同聚焦的技术方向。其自主研发的E20机型具备320公里/小时巡航速度、200公里航程、450公斤有效载荷的综合性能指标,从根本上奠定了规模化商业运营的经济性基础。
以上内容为高博特编辑选取的热点新闻,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特别关注 ——————
让科技更好地赋能产业,“尖兵之翼”永不落幕。高博特自2006年发起、策划、投资、组织,在相关专业机构支持下成功举办了最早的无人机主题会展活动——“尖兵之翼中国无人机大会暨展览会”后持续推动无人机技术交流。高博特创新引领最早在深圳、上海、郑州等地发起举办无人系统会展赛飞活动,有力促进了我国无人系统整体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20年来,高博特始终坚持让科技更好地赋能产业的愿景;努力为行业企业搭建产业链高端交流平台,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服务。具体业务范围涵盖:信息情报、媒介传播、会展活动、招商加盟、品牌提升、咨询服务、产品中心等七大服务体系,长期服务于“军转民、民参军、军民融合”等国家战略。
以上内容为高博特编辑选取的热点新闻,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