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数据后经处理,生产出萨雷兹湖20厘米正射影像图,其覆盖完整的乌索伊大坝、部分湖面、出水口以及周围的山体,为后续制作湖区和坝体的三维模型,采集到完整的数据链。近日,中方将这一成果提交塔方,得到了对方高度评价。
为了解世界最大高原湖——塔吉克斯坦东部的萨雷兹湖的现状,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科研团队用无人机给它进行了一次“体检”,并于近日向塔吉克斯坦政府提交了“体检”结果。据悉,此次无人机对萨雷兹湖的“体检”,对塔方解决这个湖泊生态安全问题,以及人们对这个湖泊灾情的科学监控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世界最高天然大坝——塔吉克斯坦萨雷兹湖乌索伊大坝
百岁大湖急需“体检”
年龄已达一百多岁的萨雷兹湖,位于塔吉克斯坦东部海拔3263米的帕米尔山区,1911年2月18日,一场强烈大地震,导致海拔4500米山体下滑1800米,位于河谷的萨雷兹村遭遇灭顶之灾,山体下滑形成了世界上最高、体积最大、蓄水最多的天然大坝(即乌索伊坝),而大坝堵塞河道后,河水积聚起来就形成了现在的萨雷兹湖。
堰塞体下有成一条长2千米,深30-35米的出水口
萨雷兹湖所处帕米尔高原是地震活跃带,据地震学家研究,再次发生类似1911年大地震的间隔期为80至120年,目前已有进入地震活跃期的迹象。地震可能会导致自然湖堤大坝决口。到时受害的不仅是塔吉克斯坦,还会影响到下游的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共600多万人口。
2017年,中塔双方以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为依托,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无人机团队与塔吉克斯坦科学院、塔吉克斯坦紧急情况与民防委员会组成联合考察队,对萨雷兹湖乌索伊坝区执行航拍和实地考察。
萨雷兹湖所处山区自然环境复杂,交通条件恶劣,人员、设备和车辆根本无法抵近,科研人员要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航拍和科研活动,难度可想而知。
因此,为确保这次航拍任务顺利完成,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无人机团队从去年初开始准备,在国内的高原进行了多次飞行测试,拟定了多套飞行方案,并准备了两套固定翼无人机航拍设备和两架四旋翼无人机航拍设备。
今年7月26日,中塔双方组成11人联合考察队前往萨雷兹湖乌索伊坝区。7月30日,塔方调派军方直升机穿越山谷,把无人机团队以及各种设备空降至湖区。由于直升机的协调使用原因,无人机团队此次航拍要求控制在一天半内。
团队成员第一天航拍还算顺利,他们历时7个小时,完成了20公分分辨率的航拍任务,这次拍摄面积70平方公里,平均航拍高度为海拔5000米,共计拍摄1513张相片。
第二天,他们根据前一日的拍摄经验,降低了飞行高度、提高了相片分辨率,以大坝为主体,又完成了坝体的10公分倾斜拍摄任务,这次拍摄历时5个小时,拍摄面积10平方公里,高度3800米,共计拍摄到2109张相片。
航拍数据后经处理,生产出萨雷兹湖20厘米正射影像图,其覆盖完整的乌索伊大坝、部分湖面、出水口以及周围的山体,为后续制作湖区和坝体的三维模型,采集到完整的数据链。近日,中方将这一成果提交塔方,得到了对方高度评价。
团队负责人之一、新疆生地所正高级工程师王伟胜解释建立三维模型意义时指出,此次高精度地表三维数据的获取是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的前沿课题,其直接为萨雷兹湖乌索伊大坝的灾害安全、灾害预防和评估、坝区工程建设、环境评价和环境保护、水资源评价等提供科学依据,未来该地理区域的几乎所有科研工作都会从中得益,其具有广泛且重大的科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