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无人机领域“各自为政”的时代终于结束了。近日,科比特航空在浙江举办了以“生态合作,产业共赢”为主题的工业无人机全产业链发布会,首次向全球合作伙伴和用户发布了科比特全产业链核心产品...
其中有名为“智多星“的科比特飞控系统,飞控系统是无人机最核心的部件之一。“智多星”内置减震结构,双IMU冗余,为飞行器的安全提供保障;同时支持IMU恒温加热,可以适应更恶劣的环境;支持MMC标准化系列挂载,MMC RTK模组,智能电池,毫米波雷达; “黑匣子”数据记录系统,最大支持32G。针对市面上使用率最高的MC6-1550“入云龙”系列无人机,科比特也做出了调整和优化,拥有更优秀的续航能力和强大的负载能力,并且采用模块化设计,载重高达10kg,为无人机行业应用提供可靠的高性能飞行平台。
高成本、低盈利是国内无人机行业的一大痛点。此前有媒体爆出A股上市公司山东矿机无人机子公司2016年亏损428.4万元;广东雪莱特无人机子公司2016年亏损达2640.4万元。在如此残酷的行业背景下,相较而言,科比特成长十分迅猛。数据显示,科比特2016年营收3000多万,2017年6000多万,到今年上半年营收已经是去年同期的6倍。“我们今年预估销售额可以达到3个多亿,预计利润在6000万到8000万左右。”卢致力辉表示。这主要得力于其对现金流安全的重视和在电力市场的提前布局。科比特目前负债为0,没有使用过任何金融杠杆工具。如今也是国家电网第一大供应商、南方电网第二大供应商;国电风能巡检唯一供应商、西门子指定供应商;在公安、消防领域市场占有率达30%,能源巡检无人机设备市场份额80%。
“每天都在推算公司关掉的潜在危险有哪些”
从6000块钱起家,卢致辉说,他创业的初衷就是“不希望再被外行指挥”。目前,公司已经从2014年的7个人的方案设计团队,到2018年拥有了的一个500多人的集研发,设计,生产,培训,服务,数据增值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团队。凭借着“狼性”的团队精神,科比特在工业无人机领域一直稳步发展,这背后也有资本的助力。
2015年初,大族激光和国信证券合资的产业基金,斥资2700万元入股科比特;2016年8月,公司又获深港通资本、安益资本、梅花天使创投5500万投资;2017年11月,梅花天使等多家机构继续加注,科比特航空完成2亿元人民币融资,创下2017年无人机领域单笔金额最大的一次投资事件。卢致辉表示,虽然有资本的支持,但是他从创业第一天就不断在推演公司可能倒闭的潜在风险有哪些。“比如哪种不好的势头发展下去,公司可能会在什么阶段死掉,然后逆推回来,扭转不利局面。这些年,我们都是按照这个思路来发展的。”在强大的危机意识下,卢致辉希望让团队发挥出最大的力量,所以不惜最大限度的使用激励措施。
2017年末,为激励团队,卢致辉个人出资350多万元,购置10辆宝马车为公司优秀员工发放福利。据了解,科比特还在发车仪式上宣布启动“薪资倍增”计划,对内部30%的优秀员工实行薪资翻倍,同时启动合伙人招募选拔计划,科比特宣称将创造50个以上千万财务自由的合伙人。
优秀的团队也成为投资机构选择科比特的一大原因。“科比特还很小时,我们就投资了他们,就是因为他们专注于行业需求,专注于工业级无人机的开发,市场能力也不错。他们的团队理解行业的发展规律,并坚决将资源持续投入到关键点,这是我们投资的原因。” 科比特航空早期投资人,现任追远创投管理合伙人姚必正曾表示。
由于股权激励金额过大,还闹出了一个“乌龙”事件。2017年12月5日,*ST德奥再次申请停牌,随后进入重大资产重组筹划,拟收购科比特100%股权。不过,仅仅时隔7个多月,2018年7月24日,*ST德奥最终宣布了重组终止的决定。*ST德奥给出的理由是,科比特最近一个会计年度业绩亏损,与公司原预计状况存在较大偏差;同时,科比特个别股东对交易方案有异议,无法就本次交易取得内部审核批准。“事实上,当时所谓一个亿的亏损里面有9000万的股权支付费用。我们整体的盈利情况是正常的。”卢致辉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