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新浪微博
会员登录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人才招聘
北京云翼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高博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2018 京ICP备16044150号-1                       

跨界 · 融合 · 服务 · 创新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政策法规
首页  >  政策法规  >  详情 
未来战场,重型武装直升机将面临怎样的新挑战、新机遇
来源:解放军报 | 作者:李丹阳 杨 杨 李学峰 刘含钰 | 发布时间: 2023-09-18 | 4629 次浏览 | 分享到:
重型武装直升机研发的技术难度不小,碍于其较高的技术门槛和巨额的投入,不少国家对其研发“敬而远之”……

 

今年4月,土耳其航空航天工业公司研制的T-929重型武装直升机在安卡拉完成首飞。这标志着T-929成为继美国AH-64“阿帕奇”和俄罗斯卡-52、米-28之后,全球第四型完成首飞的重型武装直升机。

重型武装直升机“飞”向何方

重型武装直升机研发的技术难度不小,碍于其较高的技术门槛和巨额的投入,不少国家对其研发“敬而远之”。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防空手段的增多及防空武器效能的提升,重型武装直升机战场生存所受威胁变大,这使得美国、俄罗斯在规划下一代直升机发展时开始把目光转向别处,一度引发“重型武装直升机还能存续多久”的疑问。

 T-929的问世,在一定程度上为重型武装直升机的继续发展提供了注脚。那么,今后的重型武装直升机,能不能在陆战场上继续占有一席之地?新机型的出现,是否使重型武装直升机的发展之路变得更为清晰?未来战场,重型武装直升机又将面临怎样的新挑战、新机遇?请看解读。

T-929武装直升机。

战场生存空间被压缩催生“天问”

今年8月中旬,俄罗斯军队的几架重型直升机上演了惊险一幕。在一架卡-52武装直升机被便携式导弹击落后,一架米-28武装直升机实施火力压制和掩护,一架米-8运输直升机快速降落,救起了成功跳伞的卡-52直升机飞行员。

卡-52M武装直升机。

3架重型直升机中,有2架是重型武装直升机。一方面,这显示了重型武装直升机在陆战场上的活跃性,另一方面,则折射着重型武装直升机战场生存压力变大的事实。不仅是卡-52,美国的AH-64“阿帕奇”多次被击落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重型武装直升机战场生存压力变大,主要源于它的“天敌”和竞争者正不断增多、变强。

尤其是便携式防空导弹、车载防空系统的发展,让昔日重甲护身的重型武装直升机所受到威胁日益增大。

面对已经发生变化的战场环境以及重型武装直升机的战损,美军在规划未来直升机发展时,没有推出全新的重型武装直升机研发计划,而是启动了一个名为“未来攻击侦察直升机”的计划,计划中的新直升机以高速飞行见长,并以此取代“基奥瓦”武装侦察直升机和部分AH-64“阿帕奇”直升机。在之前的2009年,美军曾推出联合多用途直升机计划。这一计划中,美军大致列出了未来将研发的几种直升机机型,其中也没有研发新重型武装直升机的内容。

事实上,不少国家的军工企业研制新一代直升机时,把目光投向了中型直升机。2022年8月,意大利莱昂纳多集团完成首飞的AW249新型侦察/武装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超过7.5吨。尽管增强了装甲防护、武器载荷超过1.8吨,但是,该型直升机并不是重型武装直升机,只能算打了一个“擦边球”。有分析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无论市场还是战场,都对中型直升机更加青睐,侦察与攻击兼重的中型武装直升机有时也可以发挥重型武装直升机的作用。

攻击型无人机被认为是重型武装直升机的有力竞争者。除了因为“无人”可以为挂载武器弹药留出更大空间外,攻击型无人机在制造成本、维护保养、战场生存方面都有一定优势。凭借越来越强大的滞空能力和多样化弹药发射能力,攻击型无人机已能胜任更多的昔日由重型武装直升机肩负的打击任务。

技术与成本“门槛”也成为重型武装直升机生存空间被压缩的重要因素。

直升机研发涉及总体、气动、结构、隐身、抗弹、耐坠、雷达等多方面的关键技术。尤其是重型武装直升机对发动机、变速箱、桨毂、桨叶等重要部件要求更高。

这一点,同样体现在一些重型运输机的研制中。以美军列装的V-22“鱼鹰”重型运输直升机为例,该机研制期间,进度一拖再拖,产品下线后依旧故障不断。今年8月27日,一架演习中的MV-22B“鱼鹰”在澳大利亚北领地提维群岛坠毁,造成3人死亡,至少5人受伤。去年3月,美国一架搭载4人的MV-22B“鱼鹰”在挪威参加演习时也发生坠毁事故。这无疑为前不久美国国防部公布的2024财年不再采购V-22“鱼鹰”的文件提供了新的佐证。

飞控系统、火控系统、防护系统、弹药挂载,尤其是像卡-52这样的重型武装直升机还安装了K-37弹射座椅,有的重型武装直升机还得兼顾上舰要求。如此的高度集成,把重型武装直升机的“门槛”垒得更高,也不由得让人们发出“重型武装直升机生存空间还有多大”的“天问”。

持续改进与新机问世彰显其独特效用

“天问”归“天问”,毋庸置疑的一个事实是——如今的重型武装直升机还在发展。这种发展虽然不包括推出下一代重型武装直升机,但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表现:一是对现役重型武装直升机不断进行升级改造,二是一些国家还在努力研发本国的与当代重型武装直升机类似的产品。

以俄罗斯米-28武装直升机为例,先是推出了日间使用型,后又推出了全天候使用型米-28N,再后来又推出了米-28NM,进一步增强了指挥能力。卡-52武装直升机也是如此,经过对雷达、航电系统、武器系统、机身结构、通信系统、自卫系统等的改进,卡-52M在作战能力上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尤其是它可以发射射程达14.5千米的LMUR对陆攻击导弹,打击范围进一步增加。

米-28NM武装直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