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关,实现“实时共享”。在控制中枢的指令下达时,不同位置的无人机也面临着千变万化的战场局势。更快、更全面地掌握战场动态,相当于拥有更多的“眼睛”和“耳朵”。实现无人机个体间的实时信息共享,有利于在战场上占据先机与优势。
尽管如此,由于作战过程中,无人机绝大多数时间在进行快速移动、数量改变、位置变化,通信系统整体处于实时动态反复破碎再重组的状态,通信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同时,无人机之间的频繁通信容易导致信息数据过载,超出系统的处理极限,使得重要信息无法及时传达。
03 打造无人机的“空中大脑”
无人机能飞多远?RQ-4A无人机给出的答案是,26000千米。
出色的飞行距离,让这架无人机获得“全球鹰”的称号。然而,仅在2018年内,就有2架RQ-4A无人机在任务途中坠毁。
与有人机相同,无人机作战也遵循“一寸长、一寸强”的原则。让无人机飞得更远,向来是各国科研人员的研究目标。但无人机一旦飞行超过一定距离,受到地形、磁场、信息传输等因素影响就更大,仅靠地面控制站很难完成任务。为此,科研人员提出空中指挥所模式,希望通过前移控制站强化对无人机的控制。
最初,科研人员尝试将直升机作为空中指挥所的载体。让直升机跟随无人机协同作战,既可以观察无人机状况,也能建立起稳定可靠的数据连接。可这一想法还没投入实践,就很快被否决。战场环境瞬息万变,直升机普遍升限低、机动性差,在作战行动中无疑是“活靶子”。
那么,该如何安全有效地控制无人机作战?
不同国家有不同解决方法。美国“捕食者A”无人机设计之初,就在无线数据链上开创性地采用卫星中继通信技术。一方面,在机头上方安装远距离卫星通信天线,用于卫星与无人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另一方面,将卫星数据链终端设置在一辆“悍马”高机动越野车上,进行地面控制站与卫星间的数据传输,通过越野车这个中转站提升控制精准度。
俄罗斯深入挖掘空中指挥所的可行性,提出了两种指挥平台——改装伊尔-76MD-90A大型军用运输机,用于大中型察打一体无人机及无人战斗攻击机的指挥控制,承担空中作战、远程空地精确打击、战略侦察监视等任务;改装米-38中型运输直升机,负责中小型察打一体无人机的指挥控制,主要面向低空、超低空的空地作战。
传统的综合地面控制站只能在陆地机动,空中指挥所却可以“插上翅膀飞翔”。这为无人机指挥控制模式带来全新可能:不仅缩短了无人机控制链路,改善卫星中继通信的延迟问题,还能提升抗干扰能力。此外,空中指挥所也可以采用卫星中继通信技术,作为与无人机保持数据联通的辅助手段,从而形成双路通信、互为备份的冗余模式。
未来,无人机指挥所有望完成从地面到空中的跨越。军用作战无人机通过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加持,也将更加适应日益复杂的新型战争环境,以及未来高烈度、高技术的战场需求,登上更大的历史舞台。
以上内容为高博特编辑选取的热点新闻,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特别关注 ——————
让科技更好地赋能产业,“尖兵之翼”永不落幕。自2005年首次定义国内无人机专题会展活动品牌暨“尖兵之翼”中国无人机大会及展览会以来,高博特始终坚持让科技更好地赋能产业的愿景;努力为行业企业搭建产业链高端交流平台,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服务。具体业务范围涵盖:信息情报、媒介传播、会展活动、招商加盟、品牌提升、咨询服务、产品中心等七大服务体系,长期服务于“军转民、民参军、军民融合”等国家战略。
2023年,高博特集买、卖、租、播、展、会、赛、培于一体的新型展厅项目即将启幕,该展厅旨在从深度对接的层面为各入驻企业一站式解决经营中面临的各项问题,企业租、卖的产品我们来、企业需要的品牌我们筑、行业顶尖的赛会我们办、行业急需的培训我们办。新的一年,高博特新模式、新服务、新平台,必将给各一直以来支持我们的朋友带来全新的体验。
以上内容为高博特编辑选取的军工天地,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