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新浪微博
会员登录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人才招聘
北京云翼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高博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2018 京ICP备16044150号-1                       

跨界 · 融合 · 服务 · 创新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政策法规
首页  >  政策法规  >  详情 
中国人工智能无人艇首航受关注 无人化海军时代还有多远?
来源:军工天地 | 作者:解放军报 | 发布时间: 2022-06-20 | 4930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国无人艇成功首航的消息吸引了外媒的密集关注,与此同时,美国海军也雄心勃勃地准备打造多达150艘各式舰艇组成的无人舰队。为何各国纷纷研制无人舰艇……

隶属“幽灵舰队霸主”计划的“游骑兵”号和“游牧者”号。

无人舰艇同时面临期待和挑战

为何各国都将未来海军发展的重点聚焦到无人舰艇上?一位匿名军事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无人艇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首先,作为无人装备的共同优点,无人艇可以在不需要考虑操作人员伤亡的前提下在高威胁环境下执行任务。第二,拥有高隐身、低噪音、高适航性与综合态势感知等能力的无人艇,在搭载对应的武器装备后,非常适合执行前出侦察、防空、反潜、反舰等任务。因为可以在高海况下航行工作,具备这种设计的无人艇不但可以进行近海巡防,还可以与有人舰艇一同出远海走大洋。第三,无人艇相比大型有人舰艇而言成本低廉,一旦技术成熟,适宜大规模建造。第四,无人艇的出现可能会改变未来海战规则,大量新的战术有望随之诞生。比如,大批出动的无人艇群既可以执行分布式作战,令对手顾此失彼,也可以执行海上蜂群式作战,以量取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海军近年极力发展“分布式作战”概念,强调“将作战力量分散部署于广阔空间范围、多个作战领域和各类搭载平台,以获取控制海洋必需的作战能力”。美国海军认为,随着中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反舰能力日益增强,美国海军必须避免航母等海军核心资产被“一锅端”。而分布式作战就是通过分散部署小规模编队,实现更大范围、更大密度的火力配置。由于美国海军以昂贵的大中型舰艇为主,根本无法满足分布式作战的数量要求,而无人艇在价格、数量和风险等诸多方面都满足美国海军的需求,因此成为美国海军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舰载武器》杂志执行主编石宏13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未来前景广阔,但目前无人舰艇还处于初级阶段,距离实战还有相当长的距离。他介绍说,无论中国还是美国的无人艇,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吨位小,以至于它们不约而同地采用三体船设计来抵御海浪对这类小型船只的影响。受制于吨位,也导致这些小型无人艇无法装备探测距离较远的雷达等传感器,难以自主获得关键信息,对其实际运作带来很大限制。石宏认为,之所以各国都没有建造更大吨位的自主无人舰艇,问题并非出自舰船本身,而是配套的人工智能技术还不够成熟。以基础的自主避障功能为例,“海上环境相当复杂,面对前方的船只或漂浮物,人类船员可以结合周边环境和经验判断其风险,而人工智能操纵的舰艇只能简单地按照‘识别-避让’逻辑处理。”也有美媒质疑称,目前美国海军只有少数正在测试中的无人舰艇型号,吨位普遍偏小且均没有定型,难以取代大型水面舰艇的使命。


       以上内容为高博特编辑选取的热点新闻,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