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新浪微博
会员登录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人才招聘
北京云翼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高博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2018 京ICP备16044150号-1                       

跨界 · 融合 · 服务 · 创新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政策法规
首页  >  政策法规  >  详情 
无人装备是近年军事领域的“风口”
来源:蓝海长青智库 军鹰动态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2-01-07 | 7473 次浏览 | 分享到:
今年,世界各大防务展会上,无人装备在参展装备中所占比例进一步加大,系列化、体系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

回顾2021年世界武器装备之林,有的兵器推迟了列装,有的兵器研发陷入了停摆,有的兵器失去了用武之地,有的兵器从此销声匿迹,有的兵器艰难问世,有的兵器性能提升,有的兵器研发取得新进展……本次的《兵器大观》,让我们一起“度”量2021,共同回味世界武器装备发展这一年。

热度无人装备“智慧”初现

无人装备是近年来军事领域的“风口”。今年,世界各大防务展会上,无人装备在参展装备中所占比例进一步加大,系列化、体系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并呈现出两大特点——

一方面,战术创新牵引技术发展

今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的“小精灵”项目取得进展,C-130运输机首次实现对一架X-61A小型无人机的空中收放试验,并在24小时内再次进行了试飞。美国通用原子公司也在进行“大无人机带小无人机”的空中收放研究。无人机集群作战样式渐渐呈现。

另一方面,性能提升革新作战运用

今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的“小精灵”项目取得进展,C-130运输机首次实现对一架X-61A小型无人机的空中收放试验,并在24小时内再次进行了试飞。美国通用原子公司也在进行“大无人机带小无人机”的空中收放研究。无人机集群作战样式渐渐呈现。

今年俄罗斯红场阅兵式上展示的“天王星”-9无人战车也备受关注。陆战技能满满的它,反装甲、反步兵、野战防空都很精通。俄国防部此前宣布,由5台“天王星”-9无人战车为主力的首支战斗机器人部队已开始组建。

 

美国陆军对“机器人战斗车辆”项目两款原型车进行了实弹发射试验,下一步将进行作战系统融合,目标是实现它与有人装甲车辆的协同作战。

当然,自主作战仍是无人装备的终极目标。今年,各国在这方面进展不一,但拥有一定程度的“智慧”是共同点。美国空军“天空博格人”项目研发的“自主核心系统”成功试飞,初步展现出一定的智能水平。俄罗斯推出的“标识器”无人战车也于今年完成复杂道路的自主行驶试验。

毫无疑问,无人装备的自主能力已得到较大幅度提升,但关键决策依然需要有人介入。支援、配合、保障,仍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无人装备的任务。毕竟,人工智能军事应用的潜在风险尚无法完全控制,有关其战争运用的伦理讨论还在进行。

速度导弹攻防“高超”为王

与无人装备同样炙手可热的还有高超声速武器。不同的是,前者的较高人气源于其所用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后者则是因为其“真香”。但“真香”的另一面是“真难”,目前高超声速武器依然是少数国家研制的重点。

在这方面,俄罗斯是领跑者之一。今年,3M22“锆石”高超声速导弹成功进行5次试射,其中包括一次齐射。发射平台既有水面舰艇也有潜艇,靶标既有舰船也有陆上建筑,凸显出该型导弹成熟度高、适配性强、功能多样的特点,俄海军制海作战和对陆纵深目标打击能力即将迎来质的飞跃。

俄空天军也在谋划为现役战机量身打造高超声速弹药。据俄军高级将领透露,空天军正在研制Kh-95远程高超声速导弹,射程预计超过2000千米。体形更小、适配机型更多的“小精灵”和“锐度”高超声速导弹也在研制中,用于前者的发动机“产品70”已于2月完成台架点火试验。

在高超声速武器领域“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美军,依然秉持“三军发力、‘两条腿’走路”的思路:一方面,国防部和各军种全面开花,以期尽快实现高超声速技术的武器化应用,追上他国进度;另一方面,加大投入,以求突破高超声速巡航导弹技术并实现反超。不过,其成效并不明显。

今年,美空军AGM-183A的3次飞行试验均告失败。由于连续两个财年预算被砍,美国此种武器的首批量产型已推迟到2025年。虽然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8年来首次成功开展吸气式高超声速巡航导弹自由飞行试验,但已比原计划晚了两年。打算明年启动的“高超声速攻击巡航导弹”项目,能否在5年内服役还需打上一个问号。当然,也不是没有新进展。10月,美陆军接收首批“暗鹰”高超声速导弹原型弹用于训练,计划2023年实弹部署,这恐怕是美军当前最接近服役的高超声速武器。

在高超声速武器发展方面,其他国家也不甘落后。赶在年底前,韩国公布了自研高超声速武器Hycore模型。这款从外形上看兼具美俄技术特点的武器拥有多大的自主创新“含金量”,还需观察。

高超声速武器给反导系统提出了新挑战,“反高超声速武器”成为一些国家要求防空反导系统具备的新能力。今年,美国导弹防御局与相关方签订合同,为“高超声速与弹道跟踪天基传感器”项目研制原型卫星,以弥补现有导弹预警系统应对高超声速武器的能力空白。俄空天军S-500防空系统即将服役,新的S-550防空系统也“已在路上”,两套系统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拦截高超声速导弹。拥有完善本土反导体系的以色列今年宣布,正在研发“箭”-4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核心指标之一就是有效应对高超声速武器威胁。

高度空天装备换代在即

同反导密不可分的是防空,反导防空能力的进步必定会推动空战水平的演进。今年,这场“矛”与“盾”的“相爱相杀”又有新高度:对空天装备的要求标准更高——五代机加速部署、六代机峥嵘初现、太空战备形势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