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丨王若鸿 编辑丨谢瑞强
【编者按】
2021年即将过去,回顾今年,新冠病毒依然肆虐,军事领域的争斗和博弈也频频上演,火药味弥漫全球多个热点地区。
这一年,国际军事安全形势蕴含新的变局;这一年,军事前沿技术发展凸显新的趋势。如何看待这些新变局和趋势?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推出“2021军势”系列文章,从今年的军事安全形势、核态势、武器贸易和陆海空天武器发展等角度管窥军事安全形势变化和武器发展趋势。
在即将过去的2021年,世界地面武器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战争的形态和模式。

珠海航展上展示的履带式无人战车。
第四代主战坦克开始量产
坦克是“陆战之王”,也是各国陆战装备中的核心,其发展受到各军事大国的重视。2021年7月,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以T-14“阿玛塔”主战坦克为代表的新一代坦克装甲战车已经开始量产,计划在2022年开始投入批量服役。德国莱茵金属公司计划为法德两国联合研发的第四代主战坦克提供130毫米滑膛炮,其竞争对手是法国奈克斯特系统公司研发的更大口径的140毫米滑膛炮。
在第三代坦克改进方面,各国重点集中在提升杀伤力和防护力上。作为世界陆军强国的美国,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先进多用途坦克炮弹的研发。这款性能先进的坦克炮弹是专门为M1A2“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研制的,集杀爆、穿甲、破障等功能于一体,炮长可通过操作界面,使用弹药数据链实现任务所需的特定攻击效果。该炮弹设定有三种起爆模式:可编程近炸起爆,利用激光测距仪确定距离,在预定点起爆,用于摧毁隐藏在掩体之后的人员或车辆;触发起爆,可穿透混凝土墙体;延迟起爆,用于在侵彻目标后再起爆。
另一方面,美国陆军还在继续提升M1A2“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的防护力,为最新装备的M1A2 SEPv3(也称M1A2C)安装了以色列开发的“战利品”HV硬杀伤型主动防护系统。该系统使用雷达探测来袭导弹和火箭弹,然后发射弹丸进行拦截。此外,德国陆军也为现役的“豹”2A7主战坦克配备了“战利品”主动防护系统。
意大利陆军则计划为现役的“公羊”主战坦克加装可以由120毫米滑膛炮发射的小型无人机。以色列埃尔比特系统公司获得了一份价值约1.72亿美元的合同,将为菲律宾陆军生产“萨布拉”轻型坦克以及轮式战车。而土耳其FNSS公司、印度尼西亚平达德公司和比利时约翰-克里库尔公司联合研发的“虎”式中型坦克,经过漫长的研发期之后,终于开始进入到量产阶段。
由于缺乏经费,T-14主战坦克的量产计划一再推迟。
无人战车:开始全面列装部队
无人战车是近年来各国陆军地面装备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2021年,以俄罗斯、美国、法国为代表的陆军强国已经开始全面装备各型先进的无人战车。
俄罗斯在无人战车的发展上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步伐很快,而且已经首先将无人战车投入到实战中,取得了非常宝贵的实战经验。在此基础上,俄罗斯陆军于2021年率先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完全由无人战车组成的装甲部队。该部队主要装备“天王星”-9装甲无人战车,包括5套“天王星”-9系统,共计20辆战车。为此,俄罗斯陆军还专门建立了一个“天王星”-9无人战车操作员培训中心。
俄罗斯海军的所有工兵部队也开始批量装备“天王星”-6扫雷无人车,将用于清除濒海沿岸和陆地上的地雷。该型扫雷无人车与“天王星”-9装甲无人战车一样,都经过了叙利亚战场的实战检验。此外,俄罗斯物资技术保障军事科学院的科研人员还在研发以MT-LB型履带式装甲车为底盘的弹药运输无人车。该车可以部署在战斗最前沿,主要为主战坦克、步兵战车、自行火炮提供补给,可使这些战车补充弹药的时间缩短3~4倍,并且大幅降低后勤人员的工作强度。
“天王星”-9无人战车配备了机关炮、反坦克导弹等武器,火力凶猛。
除了俄罗斯,美国陆军也在全力推进无人战车体系的研发工作。目前,美国陆军轻型无人战车项目已经进入到四家公司提交样车的竞标阶段。中型无人战车则已经选定“粗齿锯”M5,其全重10.5吨,最大有效载荷3.6吨,最大行驶速度64千米/时,配备康斯堡公司“保护者”中口径遥控武器站,采用柴电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和开放式架构。重型无人战车暂时由M113履带式装甲人员输送车改装而成,用于操控无人战车的任务授权技术控制车则由M2“布雷德利”履带式步兵战车进行改装。美国陆军计划于2022年6至8月在得克萨斯州胡德堡基地对包括4辆轻型无人战车、4辆中型无人战车、4辆重型无人战车和6辆任务授权技术控制车在内的完整无人作战体系进行全面测试。
在今年中国举行的珠海航展上,各大军工集团纷纷推出了多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无人战斗车,让人目不暇接,无人战斗车的爆发式展示也是本届珠海航展的最大亮点之一。
随着无人战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批量列装这种武器,这也意味着无人战车大规模走向战场,将深刻改变陆战模式。

珠海航展上,中国兵器展示的VU-T10履带式地面无人作战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