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描述
内容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新浪微博
会员登录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人才招聘
北京云翼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高博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2018 京ICP备16044150号-1
首页
新闻聚焦
热点资讯
行业技术
军工天地
最新活动
国防科技
科普园地
展会预告
AUVSC联盟
联盟简介
发展历程
组织体系
宗旨任务
申请会员
联盟活动
联系我们
新品推荐
精彩视频
直播回看
近期活动
航拍大赛
品牌活动
尖兵之翼
海峡两岸航拍大赛
领先接触
仿真的力量
海鹰论坛
世界无人系统大会
企业风采
政策法规
UAVSHOP
产品
整机
载荷
配套
租赁
需求
服务支持
跨界 · 融合 · 服务 · 创新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品牌活动
首页 >
品牌活动 > 品牌会议 > 仿真的力量 >
详情
模型化——新时代提高 我国系统工程能力的必由之路
来源:
国防科技工业
|
作者:
毛寅轩 赵滟 蒲洪波 靳捷
|
发布时间:
2021-04-12
|
17578
次浏览
|
分享到:
工程的复杂性决定了对系统的认知不可能一次到位,需要经过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工程各部分之间进行多轮的交互迭代.....
系统级与基础层级认知的互相牵引阶段。
扩大系统工程模型化工作范围、加长模型化认知的总体链条。重点发展系统工程全链条工作中模型的广度、集成度,并进一步发展模型的深度,提高系统层认知与各基础层级认知的联系能力,以及更长链条的信息与知识迭代能力,信息与知识迭代的快速性、全面性、充分性得以增强。将规范的模型化系统工程工作与基于模型的专业设计工作统一融合进入模型化的标准工作程序。由于系统工程专业多样复杂,单一建模手段难以覆盖全局,需要认识到,模型化的系统工程要求认知的一致性和运用的实践性相融合,认知一致性是共性一致,运用的实践性是个性实践,需要重点研究将系统工程工作的领域本体模型与各基础专业层级的本体模型的关联与融合,构建共性,以保障各专业个性化开展的实践工作模型最后能够实现与系统的整体认知相统一。
广泛模型化支持下的可复用可重构的系统工程整体认知阶段。
将系统工程全链条模型实现紧密融合。重点发展系统工程全链条工作中模型的集成度与深度,进一步提升模型广度,提高系统工程整体认知与整体的信息迭代能力,系统工程全局的信息与知识迭代的快速性、充分性、全面性得到体系性增强。将系统工程工作与各基础层级工作模型进行固化抽象,构建成体系的跨域模型库,支持跨域模型实时连通与互操作,实现模块化、可复用、易重构的系统工程与专业工作融合,实现模型化系统工程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坚持通过系统工程模型化提高系统工程能力,为航天强国建设锻造坚实的能力基础
强大的科学、技术基础和重大工程实现能力以及强大的研制、生产、试验和验证能力是航天强国必须具备的能力。我国航天已经进入深空大发展的时代,在任务更加复杂、工程难度更高的情况下,我们要坚定应用模型化的优势持续加强系统工程能力,结合技术发展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发展路径,为航天强国建设锻造坚实的能力基础,为实现伟大的强国梦贡献力量!(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敬请关注“
尖兵之翼
”(始于2006年)中国无人机大会暨展览会
<
1
2
3
>
查看全文 »
上一篇:
通信、导航、遥感卫星......
下一篇:
合成孔径雷达的简介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