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载荷接口标准发布、大疆新机发布再创新里程碑、多款新产品发布……
来源:尖兵之翼
|
作者:高博特军工
|
发布时间: 1517天前
|
14228 次浏览
|
分享到:
3月1日,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在其第222届会议上通过了新的及经修订的标准和建议措施(SARPs).....
民航局局长冯正霖近日在通用航空工作领导小组第六次全体会议上表示,要发挥通航产业融合功能,特别是加快无人机规章标准制定,进一步扩大无人机物流配送试点范围,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据冯正霖介绍,截至2020年底,全国传统通航企业增加到523家,机队规模达到2844架;实名登记无人机52.36万架,年飞行量达到159.4万小时;全国累计开通低空旅游航线百余条,涉及5A级景点50余个,参与空中游览和跳伞服务的游客分别达到75.6万人和13.2万人。
3月3日,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介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以及上海贯彻落实《总体方案》的主要举措。
关于通用航空方面,《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支持建设金山华东无人机空港”,将进一步推动金山融入虹桥“大交通”体系,实现错位发展、功能协同,成为大虹桥空运体系中的特色功能区域和开放式无人机生态系统。
日前,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IEEE1937.1无人机载荷接口标准工作组(IPDD)制定的IEEE1937.1-2020《无人载荷装置接口要求和性能特性》标准正式发布。
IEEE1937.1-2020《无人载荷装置接口要求和性能特性》标准是全球首个无人机载荷接口标准,完全按照IEEE规则进行编制,规定了无人机与载荷之间接口的通用要求,从机械、电器和数据传输三个角度对无人机载荷接口要求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接口的性能指标、操作控制和管理、环境适应性、电磁兼容性等要求。
3月1日,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在其第222届会议上通过了新的及经修订的标准和建议措施(SARPs),推动遥控驾驶航空器系统(RPAS)在国际运行安全和互操作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新的条款将于2021年7月12日生效,2026年11月26日起适用。最重要的条款与《芝加哥公约》附件8—《航空器适航性》相关,涵盖遥控驾驶飞机和直升机以及遥控站(RPS)的审定要求。
3月2日,DJI 大疆创新正式推出沉浸式飞行无人机DJI FPV,极致的产品追求将为全球用户带来全新的第一人称视角沉浸式飞行体验。DJI FPV 在保持高水准航拍性能的基础上,让飞行过程变得更加有趣,普通人也能体验第一人称视角飞行乐趣,它是大疆多年在无人机设计、研发积淀的最新作品,是空间智能时代的又一次变革。
近日,科比特航空发布消费级新品玉麒麟,其是一款折叠式便携四旋翼无人机,机身小巧,携带方便,最大续航为45分钟,能够在空中悬停40分钟,并具备强劲动力,能够以每小时72千米的速度飞行。
在航拍方面,玉麒麟支持2.4/5.8Ghz双频段高清图传,拥有10公里的有效控制及图像传输距离,并支持4倍数字变焦。
本次发布的玉麒麟分为两个版本,玉麒麟1配备索尼1/2.3英寸CMOS1200万像素相机;玉麒麟2配置索尼1英寸CMOS 2000万像素相机,支持6K视频拍摄。飞机性能达到目前主流航拍无人机的一线水准,可用于航拍,电力巡检等领域。
麻省理工学院(MIT)助理教授Yufeng Chen近期发表了一篇“昆虫”无人机的论文,该无人机长、宽都仅有几厘米,质量小于1克,在飞行中发生碰撞、翻滚也能迅速恢复飞行。
Yufeng Chen和他的团队研发的“昆虫”无人机无惧碰撞,可以在复杂、混乱的空间中移动。据悉,该无人机具备前所未有的灵巧和弹性,即使飞行中被击中也可以在0.16秒内翻身恢复,翻筋斗等高难度动作也不在话下。
Yufeng Chen为了解决碰撞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介电弹性体致动器(DEA)。这种弹性体致动器由碳纳米涂层包裹的薄橡胶圆筒制成,如果施加电压到碳纳米涂层,涂层就会产生静电力,挤压、拉长橡胶筒,而反复的伸长和收缩则使无人机机翼快速跳动,其机翼每秒可拍动近500次,产生升力。
为进一步提升无人机平台在城市空中交通(UAM)体系中的运行安全性,UAVN公司推出基于标准地面控制站(GCS)软件平台Visionair的城市空中交通可视化技术,结合新一代机载防撞系统(ACAS),进一步提升无人机空中任务规划/执行/分析效率。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无人机平台VECTOR自动驾驶系统可从应答机接收信息,并实时反馈给GCS,使无人机操作员实时掌握空中交通信息,帮助无人机操作员在飞机临近/交会时有效实施避让。另一方面,VECTOR系统还通过应答机将空域中无人机速度/位置信息发送给其他飞机,有效实现空域协同安全飞行。以上所有的信息内容均能够在Visionair可视化平台中直观显示。
基于Visionair可视化平台,空域中无人机将根据响应时间分类(形状/颜色)显示,无人机操作人员能够更直观有效地实施无人机空中交通任务规划/落实。
3月3日,深圳交警联合大疆无人机公司召开发布会。深圳交警将为200名铁骑队员配备130架无人机,并开展专业培训。预计4月1日左右,这批铁骑将开着摩托车、载着专门配备的无人机出现在深圳街头,打造全国首个“百架无人机+铁骑”交警执法新模式。
据介绍,本次使用的是大疆无人机公司“御”Mavic 2专业版,具有轻便灵敏、像素高、支持变焦、探照灯、喊话等功能。每位铁骑配备4块电池,每块电池可续航30分钟。为配合交警执法,本批无人机还设置了专业配置,可实现违章抓拍、高空喊话、智能识别车牌等功能。
本次使用的无人机不仅继承了摩托车的‘铁眼’功能——支持视频直播、一键抓拍、黑名单车辆识别等,还能跟车抓拍、探索路况。
近日,华擎创新(深圳)有限责任公司携蜂鸟系列超微侦察无人机亮相阿布扎比防务展。
华擎创新自主研发的蜂鸟超微无人机,起飞重量仅35克左右,含尾桨全长174毫米。采用高能量密度锂电池,最大飞行时间超过25分钟,可以实现高清实时图像传输,通视条件下可靠图传距离2km以上。
机上装备4个摄像头,即前向水平方向配备一个可见光和一个热成像,45度方向安装一个可见光镜头,可以实现在较高飞行高度时的下视全景图像摄取。正下视摄像头用于光流水平定位,四向微型TOF激光雷达,可以有效智能避障。
蜂鸟超微无人机链路功能更强大,最大可以支持1080p实时视频回传,支持蜂群组网技术,目前可以支持16架飞机编队。地面站可以接入战术指挥系统比如ATAK,指挥中心可以远程实时掌握战场末端信息状况,提高指挥决策精准度及效率。
3月4日,顺丰旗下的大型无人机公司丰鸟科技宣布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重庆两江航投集团和国投招商联合投资。此次融资完成后,顺丰仍为丰鸟科技控股股东。
丰鸟科技于2017年成立,是顺丰旗下大型无人机技术和服务提供商,在无人机全产业链具有前瞻性的布局。
通过研发和引入业载150公斤-3吨的大型无人机,基于航空运行经验和能力,建立大型无人机运行所需要的生态和能力,实现与顺丰航空物流网络干支对接,帮助顺丰构建“干线大型有人运输机+支线大型无人机+末端小型无人机” 的三段式航空运输网络,完成对三线及以下城市的航空网络覆盖,实现36小时快递通达全国
由南京拓兴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国内首款民营企业完全自主研发的大型货运无人机,预计今年年内投入商用。
STAR-650大型货运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达650公斤,它圆鼓鼓的肚子里可容纳1.5立方米、200公斤的货物,驾驶员只需待在地面控制室就可以操控无人机工作。它还是个超级“待机王”,可持续飞行8小时,最大航程1600公里。
作为运输机家族的新成员,它和“大块头”的有人运输机相比,具备起降距离短、航线自主飞行、远程指令控制等特征,特别适合在高原等偏远地区从事遥感航测、侦察打击、物资输送等工作。
以上内容为高博特编辑选取的热点新闻,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敬请关注“尖兵之翼”(始于2006年)中国无人机大会暨展览会
|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2021年全国“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方案中多次提到坚持科学用药,多采用无人机打药的方式来预防病虫害。
在坚持科学施药。《方案》提出使用自走式宽幅施药机械、热雾机、机动弥雾机、电动喷雾器、无人机等施药机械,尽量避免使用担架式喷雾机。尽可能选用小孔径喷头喷雾,添加相应的功能助剂,保证适宜的雾滴大小和药液均匀展布性能。热雾机防治,应配合稳定剂使用;无人机尤其是多旋翼无人机作业,应添加沉降剂。
《技术要点》提出科学实施化学防治。对排查发现的高密度点片发生区,及时选用马拉硫磷、高效氯氰菊酯等化学农药开展防控。对飞蝗发生密度每平方米10头以上、土蝗每平方米30头以上高密度发生区,及时采用飞机、植保无人机或大型施药器械实施应急防治,防止暴发成灾。
2月3日,广东交通集团所属仁新高速(武深高速仁新段)透露,路段研发的桥梁边坡无人机巡检管理系统正式上线,是国内首个使用该系统的高速公路,仁新高速正式进入无人机智巡模式,为高速公路开启巡检病害“智慧眼”。
“智慧眼”无人机升空后即可按照系统设定的路线和程序,自行飞行巡查,通过北斗卫星高精度定位技术,可实现多机协同“不撞机”,还能组成“蜂群”编队。系统构建的3D建筑模型,为工作人员提供了电脑端可视化管理,巡查数据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建立异常数据库,实行时序管理。解决了数据缺乏统一管理、可追溯性差、数据分析依赖人工等问题。
国外人道主义网站“救援网”(Relief Web)2月4日消息,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在英国外交、联邦和发展事务部(FCDO)的支持下,正在加强使用人道主义无人机的全球合作,这是可快速、准确的评估和响应灾难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据了解,通过负责任的处理,无人机可以帮助监测洪水、破坏和食品安全,或提供通信连接。